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团办通发〔2024〕30号
关于印发《2024年湖南科技大学促进大学生
就业“金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团委: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团省委部署,校团委持续深化“3164”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六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项目,在2024年继续实施湖南科技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金桥行动”。现将《2024年湖南科技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金桥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4年5月3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团省委部署,湖南科技大学进一步深化湖南省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金桥行动”,全力参与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实践育人优势,聚焦主责主业,以湖南共青团“百万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实践育人行动”为统揽,发动各二级学院团委和社会各界力量,深入推进“3大优势服务功能、1个智慧数据系统、6大促就业工作项目、4项就业专题示范活动”“3164”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观念引导——社会化能力培养——岗位供给和对接”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完整链条,面向我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职场体验活动、就业培训名额等服务,面向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观引导、就业指导、能力测评和职业辅导等服务,全力为我校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作出贡献。
二、工作对象
以我校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为主,同时努力覆盖全校更多在校大学生。
三、具体安排
(一)聚焦主责主业,继续强化3大优势服务功能。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巩固“青年湖南”和主流媒体的“金桥行动”专栏建设,大力宣传青年典型中的优秀就业创业代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围绕青年关心的就业创业问题,结合就业政策解读、就业观引导、心理疏导、技能指导、典型宣传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宣讲,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常态化引导,开拓就业视野。二是拓展实习实践。依托“三下乡”“返家乡”“青年实干家计划”“社区青春行动”等实践育人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结合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开展实习实践和职场体验活动,帮助青年学生在岗位一线加强社会认知、提高职业感知、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和能力储备;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立足社会需求开展科普宣讲、科研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三是搭建供需桥梁。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搭建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搭建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增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精准匹配供需;搭建学生与岗位的桥梁,提供岗位信息,组织招聘活动,为学生寻找合适岗位,为企业推荐优秀人才。
(二)用好1个智慧系统,依托数字平台赋能就业。一方面,结合湖南“数字智慧共青团”系统,不断完善“就业帮扶”板块建设。规范引航宣讲团讲师管理备案,开设“团团与你谈就业”线上引航宣讲视频栏目;另一方面,充分融合团中央“团团微就业”“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等线上程序,实时更新各类岗位信息,动态掌握就业帮扶数据,一站式提供大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和实习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进一步融入全团线上就业帮扶平台大格局。
(三)落实6大促就业工作项目,多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就业。通过组织化发动、社会化动员、网络化协同的组合式工作路径推动落实湖南科技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6大工作项目。
1.以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和“千校万岗”系列招聘计划为支撑,持续扩大岗位供给。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以学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为重点,延伸至大学生中生源地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5个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136个陆地边境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并结合实际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帮助。各二级学院团委专职、挂职、兼职教师团干部(含在团内担任职务的毕业班专职辅导员)与3至5名拟就业(不含升学、出国留学等)的困难学生结对。面向结对学生开展全链条就业服务,逐步摸清就业意向,推荐不少于2个岗位信息,协助申请补助、提供就业指导、关注就业进展、持续跟踪辅导,并在“团团微就业”小程序录入帮扶信息和进行过程记录,直到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加强省属企业与省内高校团委的联系合作,由省属企业提供工作岗位,通过“订单式”流程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继续探索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帮助青年掌握最新就业动态。
2.以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和大学生就业政策集中宣传月为抓手,持续强化观念引导。面向全校大学生,各学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实际,以就业观念引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技能辅导、就业榜样寻访为重点,及时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集中宣讲、公益讲座、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实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每个团支部每学年要开展1至2次就业引航主题团日活动。组建引航宣讲团,邀请基层就业、乡村创业、技能成才、岗位建功等方面的优秀青年代表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讲活动,讲述个人就业故事、奋斗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理性就业观。院系团委每学年组织开展不少于1场师兄师姐返校园、企业HR访校园、专家学者进校园活动。
聚焦大学生就业政策集中宣传月,校团委积极邀请就业创业领域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开展政策解读、疑难解答,结合就业指导、典型宣传等方面,制作好读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产品,在“青年湖南”“湖南学联”“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发布,并通过全省团属新媒体矩阵广泛传播,常态化引导大学生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理性、平实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全校各级团组织及时转发、广泛宣传国家系列政策举措和经济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及时、客观回应金融热点事件,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引领大学生提振信心、提升预期。
3.以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为载体,持续丰富见习活动。各二级学院团委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课余时间等,组织学生参与就业公益讲座、企业参观、访问交流、高管分享、模拟面试等职场体验活动。
4.以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为载体,持续搭建实践平台。以2024届毕业生、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为重点,遴选并提供资助。校团委按要求遴选推报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并将优秀项目通过团省委推报至中国青年创就业基金会。进一步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之大者,重点通过“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发现和支持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营造良好的青年创业氛围。开展“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奖励资助大学生团队赴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公益服务和产业调研。实施“芙蓉学子·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领域青年人才。
(四)开展大学生就业情况专题调研和动态监测。面向在校大学生,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思想动态、困难问题。积极配合团中央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意向、困难问题等方面的集中摸排;联合有关单位,重点围绕吸纳青年就业较多的行业领域开展调研,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人才供需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合学院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动态监测并调研全省大学生就业情况,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毕业去向、就业质量等情况,加强前瞻性分析研判和成果报送。
(五)开展4项就业服务活动,把握时间节点精准帮扶就业。结合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共青团相关品牌活动,聚焦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4项大学生就业对接服务专场活动。
四、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二级学院团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积极推动稳岗拓岗,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要求,将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十分紧要的政治任务来重视对待,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出成效。
2.进一步深化工作布局,构建完整链条。要从大学生成长发展全周期出发,深化拓展工作链、价值链,提早介入就业观念引导,做好社会化能力培养,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牵头部门、各二级学院团委要运用“项目制”方法推动工作落实,制定各项目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推动“金桥行动”落地见效。
3.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实工作作风。校团委将继续加强指导检查,对就业帮扶等工作进行评价,同时也将加大激励力度,对涌现出的优秀干部、典型做法通报表扬。各二级学院团委既要信任和依靠团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责任心,也要给到监督的压力,挤干工作水分,尽早行动部署,确保工作目标实、措施实、部署实、考核实。
4.进一步加强工作宣传,扩大积极影响。进一步依托全省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势,结合产品化战略,推出一批助力大学生就业宣传精品。强化宣传意识,通过各大央媒和省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把我校促进就业工作宣传好、推介好,形成声势,形成影响,也形成自我压力,向社会展示出我校团委积极作为、团干部为青年发展兢兢业业的良好形象。
附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