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7月7日,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雾里有光·情满白田”实践团40余名师生奔赴湘乡市白田镇,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新征程,旨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全面进步,赋能乡村发展。
炎炎烈日下,实践团踏上了义务维修的乡间征途。队员们依托学院积淀三十余载的“小家电维修”品牌优势,将贴心服务送至村民家门口,力所能及地解决日常小家电故障。他们以电路板编织乡土情谊,用螺丝刀镌刻青春担当。在一件件电饭煲、电风扇的修复中,不仅闪耀着专业技能的光芒,更流淌着对乡村的拳拳深情。队员们与乡亲们促膝交谈,倾听日常所需,耐心解答使用疑惑,以真情与技艺,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连心桥。
▲队员进行小家电维修
除了提供维修服务,实践团还利用此次机会向村民们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电子设备使用和维护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极高乡村居民对电子设备的认识和使用效率,提高的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做到发挥专业所长,惠及乡村百姓
。
▲丰元指导队员维修
本次义务维修活动,实践团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服务模式:以白田镇政府驻地为中心,辐射周边村落,科学设置多个固定维修点,并灵活开展流动维修服务,有效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实现了人力物力的高效利用。活动全程组织严密、调度有序。带队老师丰元全程指导调度,为队员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践团细致周到的服务和扎实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当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队员与村民握手合影
“大学生好啊,有学问,有本事!”
一位当地老乡感慨到。此刻,乡村振兴与青年担当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成了看的见的惠民力量。在这蝉鸣的盛夏,“雾里有光·情满白田”实践团在暑期三下乡义务维修实践活动中勾勒出动人的青春画卷,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场,更是行走于乡间的思政课。当电器重新运转,当村民面露笑意,不仅是当代青年镌刻在乡间田地上的成长勋章,更是他们把知识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文字:吴帅梁、陈晨旭/摄影:韩潇雅
排版:朱婷
初审:贺祖龙
复审:贺玲
终审:易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