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三下乡”实践团助力石鼓镇油纸伞非遗传承与保护

近日,我校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湖南省湘潭县石鼓镇,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油纸伞背后的故事与智慧,为传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调研,挖掘非遗内涵

实践团先后前往湘潭县宇昌工艺伞业有限公司、湘潭沛国堂工艺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实地探访。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以及当地农户和手艺人的交流,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当地油纸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产业发展态势以及销售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多次下乡,重点采访了10余户农户,调研了7家油纸伞公司和销售厂商。他们与石鼓油纸伞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周汉宇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油纸伞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周汉宇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油纸伞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从选竹、削伞骨、穿线到糊伞面、绘花、上桐油,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尽管石鼓镇的油纸伞制作工艺精湛,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市场需求不足、品牌营销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油纸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提出了严峻考验。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图片1.png

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周汉宇沟通交流


直播助农,传播非遗文化

在深入了解石鼓镇油纸伞产业现状后,实践团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直播活动,帮助当地企业解决品牌营销能力弱、市场知名度较低等痛点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策划了多场直播活动,向观众展示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直播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石鼓油纸伞的历史渊源、独特工艺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他们通过镜头展示了油纸伞制作的每一个细节,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实践团还通过互动环节,解答观众关于油纸伞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这一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通过直播助农活动,实践团成功促成了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非遗创新创业工作室成立。这一成果不仅为石鼓镇油纸伞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2.png

实践团成员为直播工作做准备


实践总结,推动非遗传承

经过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他们促成了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非遗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成立,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油纸伞这一古老技艺的精湛与魅力,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背后所承载的历史重量与文化价值。实践团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全面总结了石鼓镇油纸伞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这份报告不仅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后续的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当地农户和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他们认识到,保护非物质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推动乡村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


图片3.png

实践团成员来到制伞工厂


展望未来,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此次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不仅为石鼓镇油纸伞非遗传承与保护注入新鲜血液,也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勾画提供有力支持。实践团成员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用切实行动展现当代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苗锦 孟德佳 熊佳妮/摄影:潘竟成 倪洋洋 郑听芩

排版:黄鸿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