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团学资讯 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三下乡·商智赋行】青春注力非遗传承,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助推电商直播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近日我校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走访调研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石鼓,携手当地油纸伞企业协会,合力打造油纸伞电商直播实践平台,并成功展开两场非遗推广直播。青年学子化身主播,运用专业所长,推动承载着厚重湖湘文化的省级非遗——石鼓油纸伞,借助电商新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起于汉唐,兴于明清,湘潭市湘潭县石鼓的油纸伞以其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和象征团圆美满的文化内涵享誉一方。刮青、削骨组装到穿艺、糊伞、络边,一把油纸伞需历经大工序11道,小工序83道,用时5天以上才能实现从竹林到指尖的华丽蝶变。上百根楠竹制成筋骨,两千针锦线经纬交织,非遗油纸伞承载的不仅是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体现出珍贵的非遗文化这一“厚家底”。


图片1.png

直播前准备阶段


青春助农扶云上,非遗推广焕新风。为确保首播成功,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筹备,从直播间氛围营造、产品特性学习、直播脚本打磨到流程预演,无不细致入微。直播上半场,实践团成员谭紫嫣与韩雨欣搭档出镜,向观众介绍了非遗油纸伞象征团圆的美好寓意,从精美的外观、实用的功能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尺寸、款式和制作工艺的油纸伞。


图片2.png

直播现场


下半场,由实践团成员迪娜·坎阶汗和努尔麦麦提·木沙接棒,聚焦对比介绍传统油纸伞与创新产品印花布伞的特色工艺。她们向观众清晰讲解印花布伞在透亮度、细腻感上的优势及传统伞在耐用性上的特点,详细推介了“桃李春风”、“龙凤呈祥”、“荷韵”三款人气产品的选材、设计理念及适用场景。


直播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默契配合,精心设计环节,积极与观众互动,耐心解答关于工艺、保养、定制等各类咨询。生动细腻的非遗文化讲解,结合个性化推送的产品卖点,有效激发了观众兴趣,带动了线上销售。这场电商助农实践经历,不仅让石鼓油纸伞乘“云”出山,也让青年学子在亲身参与中,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与现代电商的蓬勃力量。


图片3.png

现场中控


青年双脚沾泥,方能心中有底。此次我校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非遗电商直播,是学子们将商科知识应用于乡土实践的一次生动尝试。他们以青春力量架起桥梁,助力非遗文化传承焕新,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生动诠释了电商助农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石鼓镇的合作,不断探索电商直播赋能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让这文化厚家底真正转化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新闻:赵波 倪洋洋/摄影:倪洋洋 张宗轩

排版:黄鸿崴

:倪洋洋

:段冰洁

: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