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团学资讯 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博学笃志传薪火 成长故事映星光 ——化学化工学院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成长故事宣讲会成功举行


5月13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国奖榜样·励志先锋”主题宣讲会在第十教学楼东附楼三个分会场同步举行。4位来自2021-2023级的获奖者通过“成长故事会”形式,向2024级全体学生传递治学心得与青春力量。学工办主任陈小庭与新生辅导员李晓湘、周椿富分场主持。


图片1.png

国奖国励宣讲会现场


【科研追光者:烧杯里的星空】

在203教室,国家奖学金得主吴京梅轻抚着书脊开裂的《物理化学》教材,开启“科研追光者”的叙事:“这本划满荧光笔的书,记录了我从大一课堂提问脸红到带队发表SCI论文的三年。”她展示的SETL实验室工作视频中,凌晨三点的灯光与烧杯折射的虹彩交相辉映,印证“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箴言。当新生问及时间管理,她指向窗外荷花池:“就像四季流转从不错序,实验进度表要精确到小时,但记得留一栏给晚霞。”


图片2.png

吴京梅同学经验分享


【竞赛攀登者:奖状背面的泪痕】

202教室的冯妃将厚达97页的学科竞赛备赛笔记投影至大屏,首页“大步往明天去”的潦草字迹引发惊叹。“省赛前夜设备故障,我们在打印店通宵重制展板,这张获奖证书背面还沾着咖啡渍。”她揭秘学科竞赛获奖背后的三次失败经历,展示手机里凌晨四点的闹钟组图:“所谓初心,就是摔碎七次还能拼凑完整的勇气。”


图片3.png

冯妃同学经验分享


【公益践行者:实验室外的温度】

“我的成长密码藏在56份志愿服务证明里。”204教室的罗莎滑动着支教照片,山区的晨雾与化学科普课堂的镁光灯在屏幕上交织。她以“分子对接”比喻党员责任:“就像催化剂精准定位活性位点,青年既要扎根实验室,也要在社会需要处释放能量。”现场演示的“实验废液艺术画”制作,让环保理念具象化为美学实践。


图片4.png

罗莎同学经验分享


【团队破壁者:从孤勇到共进】

梁世博在巡回分享中抛出“竞赛团队生存公式”:提前量≥30%×备赛周期+成员特长矩阵。“大二带队时,我因固执己见搞砸答辩,是队友的冲突日志让我学会倾听。”他展示的团队云文档里,293条修订批注与67个表情包,诠释了“理性规划与感性温度”的融合之道。


图片5.png

梁世博同学经验分享


【多维叙事激活榜样力量】

活动现场设置“成长解码”互动墙,同学们扫码即可获取获奖者定制版《大学进阶路线图》。“每周48小时精进计划”“实验室轮岗申请”等成为会后高频关键词。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小明强调:“这些带着草稿纸褶皱的故事,比任何说教都更有穿透力。今年我们将启动‘成长基因库’计划,让榜样叙事持续生长。”


新闻:丁辉粮 曾紫怡 向菲菲/摄影:刘依依 郑焜阳 谭苏宇

排版:黄鸿崴

初审:陈小庭

复审:周小明

终审: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