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商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调研赤塘村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要求,近日,我校商学院副教授郭云贵带领暑期“三下乡”团队调查组,前往邵阳武冈市邓元泰镇赤塘村,通过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走访村民、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村和美乡村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
赤塘村党支部书记马海英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情况
赤塘村党支部书记马海英介绍到,在今年的和美乡村建设中,赤塘村“两委”在武冈市政府办、邓元泰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采取“5+2、白+黑、雨+晴、8+X”的工作模式,仅用28天,就对“赤塘十景”和美丽院落建设完成了重点打造,创造了乡村振兴“武冈速度”。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交流
赤塘村探索的“稻鱼”模式正助力农户一水两用、稻鱼双收,实现生态增收。鱼塘负责人程先生告诉实践团成员,“稻鱼”模式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养殖出来的鱼肉更鲜美,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是提升水稻亩效益、稳定水稻面积的重要方式和举措。近期,正是程先生忙着验收“稻鱼”模式的成效的季节。
实践团成员跟随当地村民前往鱼塘
据悉,程先生家过去只用田地种植杂交水稻,尽管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大米高,但价格上不去、收入有限。后来村里打算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程先生瞅准商机,利用当地充沛的淡水资源,搞生态种养,以期望为往来游客提供餐饮服务。如今,稻田鱼每年给程先生带来固定生态增收7200-9200元。
当地村民投放稻花鱼鱼苗
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和讨论,“三下乡”调查小组发现,赤塘村取得显著建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宣传度不够,游客量不高;白色垃圾危害农作物生长;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调研组将进一步对当地进行调研,打造和美乡村建言献策,让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惠及更多农户。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干部合影
乡村振兴的舞台需要更多青年学子来施展才华。郭云贵指出,赤塘村可以通过与我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方式,让更多科大学子来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赤塘村的和美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同时,他勉励广大青年学子把责任“扛牢在肩”,向问题“攻坚克难”,执“奋斗之笔”,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新闻:凌典伊/摄影:唐雨琪
责任编辑:李泳霖
排版:李泳霖
初审:陈青玉
复审:徐雅淇
终审:张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