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团学资讯 新闻在线

新闻在线

乡村振兴“青”力量:电商直播点燃助农新引擎

2025年7月17日,湖南科技大学芙蓉学子公益实践团奔赴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在高山猕猴桃与延季蔬菜产业基地展开电商助农实践。晨曦穿透山野薄雾,洒在晶莹的露珠上,热血青年们以屏幕为田垄、流量为清泉,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谱写数字助农的青春篇章。他们用镜头定格泥土芬芳,用数据唤醒产业活力,让深山金果果借直播电商东风,跨越山海与消费者在云端相遇,为乡村振兴注入激荡的青春力量。


局:优质农产的“深闺之叹”


“咱们的有机蔬菜品质再好,没有销路也是枉然。”望着堆积如山的鲜嫩蔬果,基地副管理员杨思道出了长久以来的困境。这片千亩基地主营绿色猕猴桃、小米椒等特色蔬果,却因长期依赖线下批发市场,受中间商压价、物流损耗等问题掣肘,优质农产品的溢价潜力始终无法释放。数年前基地曾试水短视频平台推广,奈何欠缺专业运营能力,账号粉丝量始终未突破700,直播观看人次更是寥寥无几


图片 2.png

基地副管理员向实践团领队老师讲述销售困境


破题:把直播间变成田间课堂


实践团成员将直播间架在藤蔓缠绕的猕猴桃架下、翠绿欲滴的蔬菜田埂间,镜头对准饱满的果实,蹲在菜畦间讲解有机种植技术,用鲜活灵动的互动话术消融城乡隔阂。这场田间地头直播间浏览量与点赞量双双破万,不仅拓宽了高山猕猴桃的宣传辐射面,让藏在深闺的农产品通过数字桥梁与消费者相遇,更以年轻化传播视角,为传统农业基地探索电商+文旅”“直播+品牌的销售新路径,提供了商品销售模式创新的全新思路


图片 1.png

实践团成员直播展示正在生长的猕猴桃


扎根:从“象牙塔”到“实践场”的蜕变


实践团队长万希凤为确保活动高效推进,带领队员在直播筹备阶段,顶着烈日下深入果园,记录果实生长状态,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生长与销售周期,挖掘产品独特卖点,精心打磨直播脚本。实践中团队曾遭遇流量低谷的挑战:首场直播观看量不足百人,队员连夜复盘后调整话术风格,增设采摘体验““趣味问答等实景互动环节,次场直播点赞量即突破万次。从前觉得营销理论抽象,如今真切体会到用户思维就是要蹲在田埂上倾听农户心声队员葛君成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图片 3.png

实践团成员与基地工作人员的合照


基地副管理员杨思向实践团系统学习直播带货技巧后坦言:“未来将持续扩大视频宣传覆盖面,依托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以‘直播+文旅’新模式吸引游客走进苗寨果园。”实践团为村民留下的不仅是一本运营手册,更是一部“数字生存指南”——从直播话术模板到供应链管理清单,青年们用专业知识编织的“数字藤蔓”,正让更多农产品顺着网线“生长”。


从课堂到田野,这场青春实践深刻揭示:乡村振兴的密码,既藏在田垄之间的泥土芬芳里,也写在云端数海的数据流中。实践团成员以专业学识架起知识与乡土的桥梁,用青春力量交出知识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实践热土上绚丽绽放。当更多青年携知识与创新扎根乡土,那些曾藏于深山的金果果,终将在数字浪潮的滋养中,生长为连接城乡、枝繁叶茂的共富树”!


文字:万希凤 蔡美玲/摄影:倪洋洋 葛君成 段婷若

排版:朱婷